满庭芳 > 历史军事 >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> 第1283章 三个目的

第1283章 三个目的(1 / 2)

东北太冷,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没法儿进行军事行动。

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猫冬。

外面被大雪覆盖,连走路都很困难,更别说在野外进行军事行动了。

这期间不仅老百姓会猫冬,小鬼子同样也处于猫冬状态。

除非到了万不得已地步,否则绝对不会轻启战端。

外面太冷,光低温就能给部队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,就更别说打仗了。

以往的这个时候铁道守备队都会按照惯例减少铁路线上的巡逻频次,铁路线也没有因为减少巡逻而发生意外。

但今年不一样。

接下来会有整整三个师团的兵力走铁路线南下。

整个过程不能发生一丁点儿意外。

如果有军列在行驶途中发生意外,关东军不仅会损失大量武器装备跟弹药,还会损失很多即将南下的老兵精锐。

下意识就像让铁道巡逻队再坚持一下,等南下增援部队全部进入华北以后再减少巡逻频次。

结果话到嘴边儿他又咽了回去。

铁路沿线恶劣的环境确实不适合守备队继续巡逻下去。

在联想到铁路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遭到过攻击,东北境内的敌对势力似乎已经被关东军肃清,不再有对手,那铁路线遭到攻击的可能性肯定更低。

抱着这种想法,梅津梅次郎最终同意了铁道守备队请求。

石山…

锦州东北方向大约五十公里的一片群山。

关东军南下增援部队必须经过的铁路线从山脚穿过,最后消失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茫茫大山中。

黄宇带着一个加强连昨天早晨赶到这里。

辽宁虽然刚刚如东,地上仍然积累了脚腕那么深的积雪。

黄宇躲在半山腰一片灌木丛后面,正带着段鹏一起观察山脚铁路。

沿着铁路往锦州方向一公里位置被日本侨民建了一个屯垦点。

里面住着五十多个小鬼子侨民,五百多个老百姓。

附近开垦出来的土地全部属于鬼子侨民,老百姓则相当于鬼子的佃户,帮小鬼子侨民种地,小鬼子分一部分守城给他们。

本来他们都是有自己土地的老百姓,养活自己跟家人肯定没问题。

日本人来了以后,为了避免当地老百姓支持抗日武装,断掉抗日武装的弹药补给,开始在东北境内大肆圈地,制造所谓的无人区。

好多老百姓被日本人娶离家园,失去土地。

为了活下去,不得不变成小鬼子佃户,帮他们垦荒种地,换取用以果腹的口粮。

所以这五百多个老百姓都是因为小鬼子到来而失去土地,对小鬼子充满恨意。

至于给他们种地机会的小鬼子侨民,同样只有恨没有感激。

因为小鬼子侨民每年分给他们的口粮实在是太少了。

一家老小拼了命的忙活,好不容易收获一万多斤粮食,结果落到他们自己手里的口粮只有一千多斤,连果腹都不够,只有就着野菜才能撑到第二年秋收,不然就会被饿死在屯垦点。

尽管如此,为了能够让家人活下去,他们不得不卑躬屈膝,压着怒火跟委屈继续忍受小鬼子侨民的压迫跟剥削。

至于反抗…

以前不是没有人干过,但都被屯垦点的小鬼子侨民血腥镇压。

小鬼子侨民看似老百姓,其实有不少人是军队退伍下来的老兵,拥有不弱的战斗力。

为了让这些侨民帮忙管理东北三省,消灭可能偷袭他们的反抗势力,关东军给每个侨民屯垦丁  都配发了武器弹药。

只要这些侨民愿意,马上就能组建一个装备轻机枪跟掷弹筒的加强作战分队。

正常情况下,对付一个排的中队都没问题。

如果死守屯垦点,哪怕面对一个连的中队,他们也能撑到附近正规部队到来。

距离屯垦点不到两公里的镇子上驻守了一个加强小队关东军。

他们来自铁道守备队,专门负责镇子两侧十公里铁路线的巡逻跟警戒任务。

别看他们兵力很少,但装备非常精良。

除了山野炮,迫击炮跟重机枪都有装备,正面战场上对付一个营的中队都没问题。

而在东北境内,经过关东军好几年的围剿跟扫荡,除了一些散兵游勇,已经没有成建制反抗实力,所以这个加强小队有绝对实力保证铁路线安全。

黄宇此行的目的一共有三个…

炸掉铁路线,越长越好…

顺便拿下屯垦点,缴获鬼子侨民囤积的粮食跟财物,动员村子里的老百姓加入八路军…

要是有机会,再把两公里外的小鬼子据点一起拿下来。

关东军装备精良,弹药充足。

别看驻守那里的小鬼子人不多,但

最新小说: 三国:鬼背郭嘉,虎牢关手撕吕布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大炎护国皇太子 炮火弧线 我的爷爷朱元璋 东周策 三国:家父董卓,有请大汉赴死! 爹,天冷了加件皇袍暖暖身 好!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! 唐时明月宋时关